發布時間:2024-01-22 來源:賽柏藍器械 作者:
伴隨優質醫療資源的持續下沉,縣域醫療市場日益成為重要的醫療器械增量市場,縣域特性及其需求變化趨勢受到關注。
01、加大投資支持力度
落實設備購置支出
近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情況。
圖片來源:中國網
2023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9個部門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面推進建設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提出了具體的任務和工作要求。
其中明確,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到2025年底,力爭全國90%以上的縣(縣級市,有條件的市轄區可參照,下同)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財物統一管理、權責清晰、運行高效、分工協作、服務連續、信息共享的縣域醫共體。到2027年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基本實現全覆蓋。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介紹,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就是將縣域內的縣級醫療機構和基層的鄉鎮衛生院,通過建立一定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形成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幾方面的共同體,以縣帶鄉、以鄉帶村,形成梯次幫扶的帶動。從單個機構的發展轉向更加注重醫共體內所有成員單位的協同聯動發展,可以更好地優化資源整合和下沉,拓展服務模式和內容,來提高縣域內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整體效能。
據觀察,上述《意見》中提出,要加強縣域醫共體內部經濟運行分析,嚴格內審管理,合理控制成本。加強藥品耗材管理,實行統一用藥目錄、統一采購配送。
會議指出,完善支持政策。要落實政府的投入保障責任,中央財政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等對鄉村醫療衛生服務和機構予以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對縣域醫共體內符合條件的項目要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新增財政衛生健康支出要向縣域醫共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適當傾斜。
在設備購置方面,《意見》已經明確,落實政府投入保障責任。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由地方政府根據發展建設規劃足額安排。
02、人財物統一,支持醫保向縣域、基層傾斜
醫保對基層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強。會議談到,要加強醫保和價格政策的支持和協同。
對于縣域醫共體來講,一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在堅持為群眾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功能定位的基礎上,要完善內部的決策機制,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更好地體現共建共治共享,以推動“人員、技術、服務、管理”四個下沉為核心,實行人財物和行政業務等方面的統一管理,優化績效分配,更好地調動醫共體內各個成員單位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二是要提高服務能力。要加強和城市醫院的合作,通過專家派駐、專科共建、臨床帶教、遠程協同等各種方式,來提升重點疾病治療、重大疫情應對、醫療應急處置、婦幼衛生以及中醫藥服務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要積極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創新醫防融合服務,加強信息化建設,更好地推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更好地方便群眾。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指出,國家醫保局高度重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建設工作,按照“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要求,指導地方落實有關工作。對醫共體實行總額付費,形成內部激勵機制。落實結余留用政策,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下一步,將進一步支持醫保基金向縣域內醫共體和縣域內基層醫療機構傾斜,提高縣域內疑難重癥診治能力,促進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更多的醫療服務,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03、縣域建設加碼,采購需求持續旺盛
當前,縣域醫療建設火力全開,帶來新的醫療器械、設備采購需求。
國新辦去年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十四五”期間,國家、省、市縣分別支持建設不少于750個、5000個和1萬個臨床重點專科。爭取在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使其醫療機構能夠達到三甲醫院水平。全國至少1000家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重點推進1000所中心鄉鎮衛生院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和水平。
去年10月,財政部發布《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下達2023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第二批)預算的通知》。
其中4.56億元重點用于提升基本診療能力、急診急救能力、遠程醫療能力,支持鄉鎮衛生院配置和升級醫療設備,包括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DR(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影)、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支持鄉鎮衛生院配備院前及院內急救設備,包括除顫儀、心電監護儀、心肺復蘇儀等,支持鄉鎮衛生院配置遠程醫療服務相關設備。
在設備配置的具體內容上,沖刺三級醫院的大批縣醫院存在明確的中高端設備配置需求。此外,基層醫療機構設備配置也有所參照。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評價指南(2023版)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評價指南(2023版)的通知》,鄉鎮衛生院設備配置評價要求如下:
【C】參照《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要求配備相關設備,配備必要的中醫藥服務設備。配備“基本設備和中醫藥服務設備清單”中的90%以上的基本設備,并配備6種以上中醫診療設備和康復設備。
【B-1】配備聽力篩查儀、視力篩查儀,心理行為發育篩查量表及軟件等工具。
【B-2】配備與診療科目相匹配的其它設備。
【B-3】配備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血凝儀、生物安全柜、十二導聯心電圖機、空氣消毒機、麻醉機、呼吸機以及與診療科目相匹配的其它設備。(見附表3)
【A】配備胃鏡或CT等設備、配備急救型救護車。(見附表3)
無論對于外資還是國產來說,縣域都是一個巨大的潛力市場,在政策扶持和自身能力快速發展之下,這塊“蛋糕”的分配將是一場新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