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28 來源:MD+DI; Reuters 作者:
美國拜登政府從COVID-19大流行中汲取的眾多教訓之一是,充分獲得醫藥產品對于個人、社區甚至國家的福祉至關重要。美國拜登政府也發現長期依賴外國獲取基本醫療產品不僅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就業和投資,也使美國在緊急情況下變得脆弱,并最終可能威脅到美國的整體安全。
以注射器和注射針頭制造為例,根據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最近的一份報告,今年美國境內三大注射器和注射針頭的制造商中有兩家已經關閉了生產工廠,目前僅從中國制造商進口采購相關的產品。中國已經在2021年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注射器出口國。這也使得美國境內剩下的注射器和注射針頭大型制造商把旗下的三個工廠撤并成兩個工廠。
最近成立的白宮供應鏈彈性委員會(White House Council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是拜登政府為確保獲得基本醫藥產品和防止醫藥產品短缺而做出的努力。數據顯示,盡管中美存在地緣政治緊張情況,但過去五年中國工業相關產品的進口量卻翻了一番。
但在2023年11月,FDA就公布了兩次涉及中國產注射器的一級召回(最嚴重的召回類型)。FDA也建議避免使用中國制造的塑料注射器,等待FDA采取進一步行動,其中可能包括進口禁令(FDA公告原文地址:https://www.fda.gov/medical-devices/safety-communications/evaluating-plastic-syringes-made-china-potential-device-failures-fda-safety-communication)。
此前,2021年5月,FDA向醫療保健提供者發出一封信,警告某些針頭可能會卡在患者體內或意外刺傷使用者的風險(FDA公告原文地址:https://www.fda.gov/medical-devices/letters-health-care-providers/stop-using-certain-syringes-and-needles-needle-safety-devices-manufactured-haiou-letter-health-care)。究其原因,疫情期間FDA很難對美國境外的生產企業進行現場檢查。根據FDA的數據,2022年,FDA對中國境內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現場檢查次數為零,卻對1000多個美國境內的生產企業進行現場檢查。
長期以來,醫療器械采購一直受到以低價為中心的競爭推動,這種競爭不僅導致美國本土的制造能力喪失,還會導致技術專長和人力資本的損失,從而削弱美國境內的醫療器械創新領先地位以及在流行病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危機期間迅速擴大產能。汲取應對COVID-19疫情的教訓,并認識到強大的美國醫療器械制造基地的戰略意義,美國醫療供應鏈政策開始轉向為美國本土的制造商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美國拜登政府面臨改革貿易和醫療支付政策的歷史性機遇,例如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the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管理的“美國制造”激勵措施,支持醫療保健提供者購買美國制造產品的決定。
通過這些努力,美國拜登政府可以實現確保關鍵醫療產品彈性獲取的目標,同時支持該國最具創新性和最重要的行業。
Source: MD+DI;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