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14 來源:大河網 作者:王瑞 王友振
大河網訊 11月10日,鄭州航空港區中原醫學科學城內,建設工地一片火熱,中原醫學科學城醫工園項目(二期)正式開工建設。“醫工園項目定位為高標準、專業化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占地總面積約107畝,建筑總面積約12.55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5.21億元。”中原醫學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項目分兩期開發建設,一期總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投資額2.4億元;二期總建筑面積6.7萬平方米,投資額2.8億元。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速發展,進一步突顯生物醫藥產業的集群優勢,自主創新能力將顯著增強,產業承載力將進一步提升,加速構建“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新局面。
項目包含10棟建筑單體
“項目共有獨棟廠房、雙拼廠房、四拼廠房、立體獨棟廠房及園區生產配套用房等共計10棟建筑單體。可為航空港區生物醫藥大健康企業提供高標準、通用性更強的空間載體。”項目承建方代表、中建八局河南區域總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動工后,建設單位也會將國際最先進的建筑設計理念與高端生物醫藥品牌有機結合,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資源,以一流的建設質量、一流的建設速度和一流的經濟效益,確保項目早日竣工,完美交付。
今年8月,河南省醫學科學院首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正式簽約,一氧化氮緩釋涂層耳瘢痕夾等一批“醫工產”三方協同創新的項目孕育而生,“醫工產”三方深度融合,走出一條河南“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
“‘醫工產’深度融合發展,最終是要實現學術成果轉化、產業在醫科城落地。”航空港區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醫工園二期項目是中原醫學科學城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的物理載體,建成后將有效推動航空港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進程,推動中原生物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原醫學科學城精彩紛“城”
瞄準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按照“一院一城一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目標,中原醫學科學城建設如火如荼。
細胞與免疫治療CDMO平臺、中原納米酶實驗室等全球領先的醫學研究平臺加速建設,閻錫蘊、大衛·阿蘭·韋茨等國內外知名院士紛至沓來,國藥集團、中信大健康等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先后落地……
自省醫學科學院揭牌以來,中原醫學科學城已洽談簽約項目37個、簽約金額554.8億元;開工一批項目41個、項目資金216.2億元;投產一批項目10個、總投資71.5億元。中原醫學科學城精彩紛“城”,正成為令人矚目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
打造“五醫”循環發展模式
中原醫學科學城著力打造集“醫研、醫教、醫療、醫工、醫藥”于一體的“五醫”循環發展模式:圍繞醫學科學院打造“醫研”基地;圍繞鄭州大學醫學院新校區和新型研究型大學打造“醫教”基地;圍繞河南省人民醫院南院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河南醫院和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兩院一中心”打造“醫療”基地;圍繞器械產業園打造“醫工”基地;圍繞細胞免疫、生物醫藥、數字健康等打造“醫藥”基地。
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鏈迅速構建,“五醫”循環發展模式成效凸顯。近段時間,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院士、教授先后加盟中原醫學科學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曉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大衛·阿蘭·韋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主任閻錫蘊……中原醫學科學城正成為令人矚目的醫學人才高地。
中原醫學科學城探索出的“科學家+技術經理人+企業+產業”“公共平臺+孵化器+產業園”“基金+轉化政策支持+產業”“市場+金融+產業”“人才激勵政策+公共配套+空間提供”“人才圖譜+技術路線圖譜+招商圖譜”六大招商模式,猶如吸引高端人才的強力磁石,承載著“中原新高峰”的滿滿誠意,不斷向世界發出邀請。
吸引一位頂級人才,帶來一項前沿技術,造就一個創新高地,形成一個產業集群。據介紹,到2025年年底,中原醫學科學城將引聚20個左右高端人才團隊、100個左右課題團隊或學術帶頭人,科研人員總量達1000人左右,金字塔型高端人才結構基本形成。(王瑞 王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