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 人氣:436 作者:
按照《云南省衛生健康委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管理辦法》規定,現將《云南省遏制微生物耐藥行動計劃(2022—2025年)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予以公示,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公示期為2023年12月19日起至2024年1月19日止,公示期間如有意見建議,請與省衛生健康委藥政處聯系,聯系電話:0871-67172679,電子郵箱:ynyzc@qq.com。
云南省遏制微生物耐藥行動計劃(2022—2025年)實施方案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精神,進一步遏制微生物耐藥,更好地保護人民健康,根據國家行動計劃,結合云南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聚焦微生物耐藥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控制人類和動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藥形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到2025年,在完成國家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全省應對微生物耐藥的治理體系基本建立,公眾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健康素養持續增強,醫療衛生和動物衛生專業人員微生物耐藥防控能力較大提高,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省微生物耐藥形勢得到有效改善。
二、主要措施
(一)堅持關口前移,降低感染發生率
1.加強醫療機構內感染預防與控制。加大對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強感控專業人員配備和感控技術能力建設等。監督指導醫療機構落實感染防控各項制度、規范及標準,研究制訂重要耐藥微生物感染的循證防控措施,降低醫療機構內耐藥菌感染發生率。指導醫療機構建立完善保潔、保安等非衛生技術人員感染防控的基礎知識教育和行為規范管理制度。(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省財政廳配合)
2.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常態化開展“大清理、大掃除、大整治”愛國衛生活動,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保障家庭、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飲用水安全。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不斷提升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穩步擴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范圍。加強養殖場所、屠宰場所、食品生產車間等場所衛生管理,預防動物疫病。多措并舉,預防和減少社區獲得性感染。(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抗微生物藥物環境污染防治與監管。嚴格落實抗微生物藥物制藥相關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強化抗微生物藥物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推動抗微生物藥物廢棄物減量化。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逐步實現醫療廢物產生、收集、轉運、暫存、交接全過程信息化監管。開展水環境中抗微生物藥物監測試點。加強生活污水、醫療廢水與廢物、制藥企業生產廢水、養殖業和食品生產廢水等規范處理。加強抗微生物藥物環境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加強監督執法,嚴肅查處違法行為,防范抗微生物藥物環境污染。(省生態環境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省藥監局、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4.繼續加強疫苗針對傳染病防控工作。持續推進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為公眾提供便利的疫苗接種服務,加強宣傳教育,廣泛普及預防接種知識。做好畜禽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強化免疫效果評價。增強人和動物對可預防感染病的抵抗能力,減少感染病發病率,降低抗微生物藥物使用需求。(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公眾健康教育,提高耐藥認識水平
1.加大城鄉居民宣教力度。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健康云南行動(2020—2030年)》中“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相結合,以基本衛生公共服務健康教育、健康素養促進項目為依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公益廣告、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宣傳海報、宣傳欄、顯示屏等各類宣傳科普途徑,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對人類和動物源病原微生物耐藥問題的認識,引導公眾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省衛生健康委、省廣電局、省農業農村廳、省藥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廣泛開展中小學生科普宣傳。在中小學常態化開展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與微生物耐藥科普宣傳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感染病預防和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觀念,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合理用藥行為。(省教育廳牽頭,省衛生健康委、省廣電局配合)
3.定期舉辦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各級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管理部門,各級醫療機構每年11月組織開展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科普宣傳活動,積極通過宣傳片、宣傳海報、培訓講座、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宣傳感染預防、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與微生物耐藥知識,不斷提高全社會對微生物耐藥的認識水平。(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廣電局配合)
(三)完善培養機制,提高專業人員防控能力
1.加強院校人才培養。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在有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微生物耐藥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鼓勵生物學、醫學、藥學、農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多學科交叉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加強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復合型人才培養,促進實現醫防融合。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在臨床醫學、動物醫學、藥學等專業開設微生物耐藥、感染防控、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等課程,或在相關課程中增加相應教學內容,培養壯大感染防控、感染病學、藥學、微生物、獸醫等專業人才隊伍。(省教育廳負責)
2.加強醫務人員培訓。依托云南省醫療機構抗微生物藥物使用質量管理中心、細菌真菌耐藥監測分析質量管理中心和各級質控中心,進一步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與耐藥防控的日常培訓與指導,鼓勵有關專業組織、學協會等開展高質量培訓。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納入衛生健康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公需科目開展全員培訓。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對醫師和藥師開展定期培訓和考核。(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3.加強養殖業與獸醫從業人員教育。及時總結畜禽養殖遏制微生物耐藥經驗,遴選典型案例,采取多種形式,對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治機構、執業獸醫全面開展培訓,不斷擴大覆蓋面。深入推進“科學使用獸用抗菌藥”公益宣傳接力行動。將獸用抗菌藥物使用規范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課程體系。(省農業農村廳負責)
(四)強化行業監管,合理應用抗微生物藥物
1.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臨床應用水平。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病科建設,規范診治細菌真菌感染;強化臨床微生物室建設,鼓勵醫療機構建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及開展必要微生物檢測項目,提升病原學診斷能力;大力培養抗感染領域臨床藥師,率先在兒科等重點科室配備專職藥師,有條件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應配備抗感染臨床藥師。加強州(市)、縣(市、區)兩級藥學質控中心建設,指導各級醫療機構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水平。加強對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私人診所等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和監管,督促其不斷提高抗微生物藥物合理應用水平。醫療機構要進一步落實國家關于抗微生物藥物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標準等,完善監管機制,強化監管結果運用,提升監管效能。(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2.加強獸用抗微生物藥物監督管理。落實國家關于獸用抗微生物藥物安全使用指導原則和管理辦法。加強動物醫院、動物診所、養殖場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獸用抗微生物藥物使用。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和食品安全戰略,推進養殖業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積極應用獸用抗菌藥替代產品,以高效、休藥期短、低殘留的獸藥品種,逐步替代低效、休藥期長、易殘留的獸藥品種。根據養殖管理和防疫實際,推廣應用獸用中藥、微生態制劑等無殘留獸藥,實現畜禽產品生態綠色。嚴格執行促生長用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計劃。推行憑獸醫處方銷售使用獸用抗菌藥。嚴厲打擊蛋禽養殖過程中違法使用禁用藥品、超劑量超范圍使用獸藥、不執行休藥期規定、銷售殘留超標畜禽產品等行為。繼續開展獸用抗微生物藥物安全風險評估和獸藥殘留監控,加強畜禽及畜禽產品獸藥殘留風險監測,維護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以綠色生態、健康安全為導向,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完善良種繁育推廣體系,著力引進和培育生產性能優越、抗病力強的畜禽品種。指導企業加強全程監管和精準用藥,探索引進投喂免疫增強劑、投喂腸道有益菌、投喂發酵中草藥等微生物耐藥防控技術。(省農業農村廳負責)
3.嚴格抗微生物藥物銷售監管。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加強對零售藥店的監督檢查,確保藥店銷售抗微生物處方藥物憑處方銷售,對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省藥監局負責)
4.發揮醫保支付對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積極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按病種分值(DIP)付費為主的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辦法,促進醫療機構合理診療。根據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情況,及時做好抗微生物藥物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落地工作,落實抗微生物藥物國家醫保談判和集中采購結果。(省醫保局牽頭,省衛生健康委配合)
5.加強抗微生物藥物不良反應的日常監測和專項監測分析評價工作。加強對抗微生物藥物上市許可持有人的指導,通過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符合性檢查,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藥物警戒體系,主動收集和分析不良反應監測數據。(省藥監局負責)
6.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強疾病預防能力,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行動,在中醫醫院及有條件的綜合醫院、??漆t院、婦幼保健院設立治未病科室,規范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推廣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和運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進一步減少疾病的發生。增強疾病診療能力,開展中醫臨床醫學中心、區域診療中心、學科、專科等建設,加強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同協作,提升中西醫協同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五)完善監測評價體系,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1.完善抗微生物藥物臨床監測網絡。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細菌耐藥監測網、真菌病監測網和醫療機構感染監測網建設,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入網并按規定報送數據,穩步擴大監測覆蓋范圍。提高數據質量和分析效率,定期發布監測分析報告,充分發揮監測網對臨床診療和行業管理的監督、指導作用。(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2.建立健全動物診療、養殖領域監測網絡。推動建立健全獸用抗微生物藥物應用監測網和動物源微生物耐藥監測網,完善動物源細菌耐藥監測網,監測面逐步覆蓋養殖場、動物醫院、動物診所、畜禽屠宰場所,獲得獸用抗微生物藥物使用數據和動物源微生物耐藥數據。積極開展普遍監測、主動監測和目標監測工作,關注動物重點病原體、人畜共生和相關共生分離菌,加強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省農業農村廳負責)
(六)加強相關藥物器械的供應保障
1.探索推動臨床急需新藥和醫療器械產品研發上市。加強對藥品研發機構、生產企業指導,對我省臨床急需新藥產品申請新藥報批給予政策指導,在新藥研發法規支持、產品檢驗、現場檢查上給予綠色通道加快辦理,助推新藥盡早上市,打造化學藥產業良好營商環境;對于耐藥感染預防、診斷和治療相關臨床急需的創新醫療器械,開通優先審評審批綠色通道,按照早期介入、專人負責、科學審批的原則,對符合特別審批程序的醫療器械予以優先辦理。(省藥監局負責)
2.推進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產業發展。推動抗微生物藥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強協作,圍繞原輔料、新型制藥設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技術產品攻關,補齊產業鏈短板弱項。鼓勵企業開發和應用連續合成、生物轉化等綠色生產工藝,加強生產過程自動化、密閉化改造,提升“三廢”綜合處置水平,促進抗微生物藥物原料藥生產綠色化、規?;⒓s化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省藥監局配合)
(七)加強微生物耐藥防控的科技研發
1.積極推動我省藥物研發機構、藥品生產企業、醫療機構制劑室對新型抗微生物藥物,診斷工具、疫苗、抗微生物藥物替代品研發與轉化應用。加強有益微生物菌種開發和利用,選取有潛在價值的有益微生物完成給予生物學特性、基因組功能分析等生物學鑒定,在家禽、生豬、奶牛、肉鴨等重點品種上進行推廣利用,提升畜禽健康水平,遏制微生物耐藥。(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藥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支持開展微生物耐藥分子流行病學、耐藥機制和傳播機制研究。探索開展對我省不同地區、人群、醫療機構、動物、環境等微生物耐藥流行病學特點及發展趨勢研究,為制訂耐藥防控策略與研究開發新藥物新技術提供科學數據。(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開展抗微生物藥物環境污染防控研究。研發環境中抗微生物藥物分析技術,開展環境中殘留的抗微生物藥物可能的生態環境影響研究。(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廣泛開展交流合作
結合實際,在研究開發、人才培養及專題研討等方面,加強區域和地區間交流合作,積極學習借鑒微生物耐藥領域先進理念,宣傳推廣省內優秀經驗做法。(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微生物耐藥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聯系,強化常態化信息溝通,加大對相關工作的支持力度,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本方案制定年度工作重點,細化工作措施,明確責任部門,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完成。各州(市)相關部門工作重點措施按年度報對口省級行政管理部門。(省級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監測評估。根據國家監測評估工作要求,各州(市)按要求開展本地區監測評估,加強對遏制細菌耐藥行動工作實施情況的監測與動態分析,及時發現、解決困難問題,總結宣傳好的經驗做法,積極推進工作落實。(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專業支持。建立省級遏制微生物耐藥咨詢專家委員會,有條件的州(市)可結合實際,成立本州(市)遏制微生物耐藥咨詢專家委員會。推進不同領域、多學科專家溝通交流,及時提出工作建議,推動完善相關指南和技術規范,為政策制定調整提供決策咨詢。(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附件
省級目標清單